您的位置:

安徽农网首页 > 乡村旅游 > 乡村旅游 正文

站内搜索:

宣城绩溪:美味绩溪小吃,你心动了吗?

2022/11/9 9:22:50 责任编辑: 萍萍

W020221108586738806104.jpg

  绩溪挞馃是绩溪传统特色美食,中国金牌旅游小吃。挞馃流行于绩溪全境,已有一千多年历史。隋朝末年,绩溪人汪华激愤于当时隋炀帝的暴政,领兵起义,保境安民,深受百姓拥戴。当时,义军缺粮少饷,百姓纷纷制作以面皮包裹咸菜后烙制的面饼——挞馃作为干粮犒劳起义将士。挞馃不仅便于行军携带,且短期内可以冷食,深受将士欢迎,为义军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。经千余年的流传,挞馃成了绩溪百姓的小吃之一。馅料有香椿、腌菜、南瓜、萝卜丝、韭菜等,入口芳香、硬软适中,独具地方特色。

W020221108586739143538.jpg

  荆州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,生长在气候优越、土壤肥沃、植被茂盛的山区。由灰岩风化形成的油黄泥土、黑色石灰土等土壤透水性强、保水性好,深厚肥沃呈微酸性至中性,因此荆州山核桃与同类型产品相比较,具有壳薄,果仁饱满,出仁率高等特点,清香味美,营养成份高,是一种天然零污染的坚果食品。

W020221108586739468072.jpg

  绩溪水馅包流行于绩溪境内上千年历史,明中叶后绩溪徽商发展,县境内男人大都外出经商,古时音讯难通,留在家中的女人思念在外谋生的亲人,于是将水馅包做成半月形,寓意期盼圆满吉祥。包子捏上12个皱褶,象征月月对亲人的思念。因此,绩溪水馅包又叫“半月包”、“望夫包”。它不仅是徽州美食,还承载着徽州人的牵挂和亲情。

W020221108586739743337.jpg

  伏岭玫瑰酥是绩溪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,因其内有玫瑰花作为辅料,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。“伏岭玫瑰酥”以细白糖、芝麻、面粉、饴糖等为主料,辅以玫瑰花、青梅、桔饼、红绿丝;芝麻手工脱壳,炒熟后碾细过筛拌和细白糖烘干成麻屑,用小量的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面粉分层卷叠起来,按一定规格切成块后,表面再均匀地撒上细白糖、玫瑰花、切细的青梅、桔饼、红绿丝等。咬上一口,酥脆可口,回味无穷。

W020221108586740043369.jpg

  麻糖是皖南的特产,是绩溪过年必不可少的年食。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,更是承载了浓浓的乡愁,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。麻糖是用糯米、绵白糖、芝麻、花生仁等原料制成的,经过多道工序,做工讲究,成型的麻糖香甜可口,咬起来松脆易断,是节日期间绩溪民间奉客的首选小吃。

W020221108586740409832.jpg

  绩溪浇头面是绩溪特色小吃中最具有家乡味道的小吃,制作简单。所谓的浇头是用笋干及自制豆腐干、肉丝等主材料事先做好的一种“高档调味品”,再加一点点独家“秘制”的辣椒酱,美味可口。浇头面在徽州有着超越食物本身的内涵,它承载着仪式、情感、心愿等元素,浇头应为兆头,因徽州读音相近,自然也就合一了。在徽州,新年第一餐要吃浇头面,红白喜事要吃浇头面,满月、生日、做寿、走亲访友都少不了它的存在。

W020221108586740686210.jpg

  在清明节前后,笋焖饭是绩溪家家户户一道独特的美味。每当这时,走在村庄的小路上,必定迎来阵阵笋饭香。徽菜对食材的搭配和味道融合十分讲究,大部分新鲜春蔬的烹饪,需要用火腿腊肉来调味中和,特别是绩溪春笋,用腊肉烹制,有效清除春笋的涩味,食用更加鲜美。笋焖饭是各种特色食材本味融合的代表菜之一。肉香、笋香与米香充分融合,令人垂涎欲滴,还有香脆的锅巴,更为美食者的最爱。

W020221108586740952178.jpg

  麻糍,是一种由糯米、芝麻加工制作而成的甜食,因其香糯黏滑、甜而不腻的特性而颇受欢迎。麻糍制作是很有讲究的。糯米用清水洗净后浸上一天左右,等糯米吸足水分而变得更加饱满后,捞出放进木榛里用大火蒸熟。蒸熟的糯米要迅速倒进石舂(当地几乎家家都有的一种圆口石头容器)里,再用头上套着铁头的木杵趁着糯米热度未凉时反复捶捣,这就是俗称的“打麻糍”了。

  当然,除了以上的几样美食小吃,走在绩溪的大街小巷上,你还能品尝到各种美味小吃。那就约上小伙伴一起在秋日的绩溪品尝这些美味吧!

( 来源:中安在线 作者:陈旸、时乙寒 )


【字体: 】【 打印 】【关闭此页


安徽农网版权及免责声明

① 凡本网注明“安徽农网”的信息作品,版权均属于安徽农网,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
   转载、摘编和发表。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安徽农网”。如有违
   者,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“安徽省气象台”或“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”的气象预报与灾害性天气警报信息产品,
   未经气象主管部门许可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转载、摘编和发表。如有违者,气象部门将依法追究
   其法律责任。

③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安徽农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根
   据“文责自负”的原则,该作品并不代表本网观点。

④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,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安徽农网联系。

※ 联系方式:电话:0551-2290197 传真:2874926
   ahnw@mail.hf.ah.cn ahnw@ahagri.com